歡迎您,來到5號網(wǎng)!

5號網(wǎng)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親子 > 新生兒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時間:2017-03-16 16:55:10 編輯:5號網(wǎng)-liyun 557

許多家長初為父母,沒有育兒經(jīng)驗。常常給孩子穿的較多,殊不知穿多并不會有助孩子的健康。父母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給孩子添衣,那么,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穿的過多呢?今天就來教會大家如何判斷寶寶的冷熱

如何判斷寶寶冷還是熱

手腳涼不代表寶寶冷

寶寶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,很多時候我們會摸摸寶寶的掌心和腳心來判斷他是熱還是冷。當摸到寶寶小手涼涼、小腳冰冰的時候,趕緊套上厚外套、裹上棉被借以保暖,卻往往把寶寶悶出滿身汗,甚至發(fā)生捂熱綜合征的情況。

這是因為幼兒的末梢血液循環(huán)較不佳,有時候手冷腳冷,只是因為空氣對流或低溫,使得末梢溫度較低,其實只要中央體溫處于正常范圍即可。

不過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有些寶寶隨著年齡成長,手心溫度就會逐步“升溫”;有些寶寶則一直都處于較低的溫度。家長要多留意寶寶的生理變化,要感知其“核心溫度”,可以把手掌平放在寶寶后背或胸口的皮膚上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滿頭大汗不代表寶寶熱

看到寶寶滿頭大汗,我們便急于幫他脫下外套,不料一陣寒風吹來,寶寶不小心就著涼了……即便寶寶汗如雨下,也并非代表寶寶感覺太熱,具體情況需具體分析,斟酌參考。

還是建議爸爸媽媽將手伸進寶寶衣服里面,感覺肚子、背后或是脖子的溫度。若寶寶滿頭大汗,身體溫度摸起來較高,同時身上也出汗了,那應該就真的熱了!

有時候,寶寶處于病后復原的過程中,頭部就很容易出現(xiàn)虛汗。還有,寶寶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,如剛大哭完一場或是在短時活動量較大的情況下,都很容易大量冒汗,此時只要將汗擦干,不要再吹到風即可。

其實總的來說,只要了解寶寶的行為模式,就能夠判斷出寶寶任何行為上的改變,能感覺到寶寶是不是狀態(tài)良好。

首先,成人本身感受溫度的變化是一個參考點,但有些爸爸很怕熱或是媽媽很怕冷,參考點就會有所不同。

再者,借由測量體溫變化來了解寶寶目前的身體狀況是不錯的方法,如用自己的手觸摸寶寶后背或胸口借以感覺寶寶的體溫是否正常,但每個人的體表溫度都有差異,這樣的測量方式還是不太準確。即便使用耳溫槍等電子方式測量體溫,數(shù)據(jù)也會有所誤差,僅供參考。

最后,作為父母來說,最重要的應該是觀察寶寶的精神及活動狀況,倘若與平時不同,就要特別注意。

寶寶怕冷部位解析

怕冷部位NO.1小肚肚

在中醫(yī)里,肚子是脾胃之所,保持肚暖就相當于保護孩子的脾胃。一兩歲的孩子多肚腩大大,褲子容易往下滑;而在爬行、父母抱、做游戲等過程中,孩子的上衣可能被撩上至胸腹部。小肚子受涼易損傷寶寶脾胃功能,發(fā)生腹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疾病,所以媽媽們要做好寶寶小肚肚的保暖工作。

肚子保暖妙招

第一招:穿肚兜。天冷時給寶寶24小時戴上肚兜,是保持寶寶腹部溫暖的好方法。睡覺的時候如果怕寶寶容易蹬被子使肚子著涼,媽媽不妨把寶寶放在睡袋里,這樣就暖和多了。

第二招:保暖內衣。保暖內衣是寶寶冬季保暖必備的單品,柔軟的棉質內衣不僅具有較好的吸汗性和透氣性,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,阻斷體熱流失,使寶寶不易受涼生病。同時,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,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,阻斷體內溫度的丟失。

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,千萬不要為了容易清洗而給寶寶選擇化纖內衣,因為皮膚在寒冷時處于收斂狀態(tài),汗腺分泌減少,化纖衣服會加重寶寶皮膚的干燥和不適感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?

怕冷部位NO.2頭頸部

中醫(yī)認為,頭部是手足三陽經(jīng)會聚的地方,因此中醫(yī)認為頭部為人體“諸陽之會”。寶寶在室外,頭部溫度很容易被冷風帶走,以至于著涼生病。所以,外出時要為寶寶常備一頂小帽子,保持頭部的溫度。

頭頸部保暖妙招

第一招:外出戴帽子。給寶寶準備一頂溫暖、舒適的帽子,能有效保護寶寶頭部不受涼。不過,寶寶冬季戴帽子不宜過厚,頭部過熱容易心煩頭暈,寶寶患病更是頭先熱。所以,帽子應該選擇柔軟舒適,薄厚適宜,通風透氣的。

第二招:戴圍巾。圍巾圍在寶寶的脖子上,可以防止寶寶體溫向外流失,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。圍巾幾乎是直接貼著皮膚的,寶寶頸部的皮膚很敏感、很脆弱,所以給寶寶選圍巾時,一定要選毛線質量好的,否則容易刺激皮膚過敏。不要選用容易脫毛的毛線,這類毛線織成的圍巾,容易讓寶寶把絨毛吸入氣管和肺部,引起呼吸道疾病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怕冷部位NO.3背部

保持背部的“適當溫暖”,可以預防疾病、減少感冒?!斑m當溫暖”就是不可過暖,否則背部出汗多,汗水變涼后容易因背部濕涼而患病。不過,背部保暖也不要過度,如果因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,反而容易受風,引起感冒。所以,根據(jù)寶寶背部冷熱決定穿衣是媽媽們需學會的穿衣法則。

背部保暖妙招

第一招:穿馬甲。冬天給寶寶穿衣最好選擇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,一件棉質或羽絨馬甲,外面穿一件棉襖或者羽絨外套。穿著輕便保暖的裝束,孩子活動的時候不會束手束腳,一旦有體育活動身上熱了,可以把棉襖外套脫掉,一件毛衣加一件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于讓孩子受凍。

第二招:使用吸汗巾。天冷的時候,在寶寶進行運動之前,給寶寶后背墊上一塊吸水性好的薄毛巾,寶寶運動中產生的汗液,都會吸收到毛巾中。運動完畢后,取出隔汗巾,寶寶的衣服干干爽爽,就不會受寒生病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怕冷部位NO.4足部

腳部是陰陽經(jīng)絡交會之處,皮膚神經(jīng)末梢豐富,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。寶寶腳的表面脂肪很少,保溫能力很差,做好寶寶雙腳的保暖工作,才能更好地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。

足部保暖妙招

第一招:穿純棉襪子。應該給寶寶選擇純棉質地、且透氣性好的襪子。很多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寶寶的襪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,但是襪子厚但不吸汗,很容易潮濕,大量的水分會擠掉襪子纖維中的空氣,由于少了空氣這種極好的隔熱體,襪子潮濕時就會使寶寶的腳底發(fā)涼,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。

第二招:合適的鞋子。在鞋子的選擇上,鞋子大小要適合,可以稍稍寬松一些,質地最好是全棉的,這樣穿起來柔軟舒服,而且這樣鞋子里能儲留較多的靜止空氣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怕冷部位NO.5手部

寶寶的體溫調節(jié)中樞不完善,御寒能力差,如果手著涼,極易導致全身供血不足,反射性地引起鼻、咽、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,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,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便會乘機大量生長繁殖,引發(fā)呼吸道感染。

手部保暖妙招

第一招:戴手套。一雙溫暖的手套能幫助寶寶抵御嚴寒冬日。在手套的選擇上,應盡量戴棉絨、絨線或具有彈性的尼龍手套。尺碼選擇應根據(jù)戴脫方便、大小適宜為佳,過大寶寶的手指關節(jié)活動不便,起不到保暖作用;太小,會使手部血液循環(huán)受阻。

第二招:搓手心。經(jīng)常給寶寶搓手(對手心手背適度用力,反復搓摩)能夠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,能使寶寶雙手變得更暖和

專家教你怎么判斷

判斷冷熱靠摸手腳?不靠譜!

老人家固然有多年的育兒經(jīng)驗,但有些做法卻缺乏科學依據(jù)。那么,判斷小寶寶的冷熱誰最權威呢?我們不妨聽聽三甲醫(yī)院產科專家的意見吧!

廣東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產科副護士長陳健飛主管護師指出:“寶寶手腳和臉蛋冰涼,不一定表示不夠暖和?!?/p>

這是因為,寶寶的血流分布集中在軀干、內臟,四肢分布較少,這使得遠離心臟的手、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(huán)較差,容易有手腳冷的現(xiàn)象。同時,小寶寶的體溫調節(jié)中樞功能尚未發(fā)育完善,機體不能很好地應對溫度的變化,此時急急忙忙給寶寶添衣,可能會捂壞寶寶。

如果觸摸寶寶的頸背部暖和而手腳冰涼,可以給寶寶穿上手套和(或)腳襪保暖,避免受涼或凍傷。

摸頸背知小兒冷暖?靠譜!

怎樣才能判斷寶寶衣服是否穿夠?陳健飛介紹了一個簡單的方法:“確定寶寶是冷是暖,家長摸摸寶寶的頸背就可以了。這是因為,頸背離心臟較近,能比較準確地反映真實體溫。”

具體方法是:將手掌從孩子后衣領伸入,摸寶寶的后頸和背心處,感覺皮膚溫暖干燥,表示穿衣合適;如果潮濕有汗,說明穿多了,應該減少衣物;如果感覺寒涼,就要及時添衣。測試時,要注意大人的手掌應溫暖干燥,以免對寶寶造成刺激。

針對寶寶新陳代謝速度快,體溫相對較高的特點,陳健飛為家長們總結了一套簡單的穿衣法則,以供家長參考:1歲以內的寶寶,可比大人多穿一件(平均厚度的)衣服;1~2歲的寶寶,可以跟大人穿得一樣多;3歲以上的孩子基本能表達冷暖,可根據(jù)孩子的感覺意愿穿衣。

怎么判斷寶寶冷熱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

打噴嚏就是感冒?不一定!

很多時候,家長一聽見寶寶打噴嚏就緊張,以為著涼了,趕緊添衣?!捌鋵崕讉€月大的寶寶打噴嚏,是正常的現(xiàn)象,并不一定是凍著了”,陳建飛說。

新生寶寶尚未出生時,母體的羊水環(huán)境是清潔純凈的,出生后,體內外溫差影響,以及外界的細微顆粒缺乏鼻毛進行阻攔,都會刺激寶寶鼻部,從而出現(xiàn)打噴嚏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打噴嚏同時伴流鼻涕,才可能是感冒了。

不少家長會煮蔥白水、紅糖姜水給寶寶喝治感冒,但這種做法不完全正確。陳建飛建議,6個月前的寶寶不要使用這種方法,以免刺激嬌嫩的胃部。6個月之后,添加了輔食,可適當飲用。此外,這個方法只對著涼引起的感冒,初起時使用能奏效。感冒是自限性疾病,即使不用藥,也可以自愈。只要平時注意休息,多喝水,可以縮短病程。如果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(xiàn)高熱等,需要及時去看醫(yī)生,確診是否有其他病因。

5H跟帖
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精選文章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(wǎng)站簡介|網(wǎng)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(wǎng)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(wǎng)站敬告網(wǎng)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(wǎng)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